
顾怀全他们用 P.O 42.5 波特兰水泥当作主要基体材料,还用 42.5 级快硬硫铝酸盐水泥、磷渣粉、机制砂和减水剂来增强 3D 打印混凝土的性能,用“上”“中”“下”这三个指标来评价材料的工作性,还对材料 14 天、28 天的抗压、抗折强度进行测试。试验结果显示,适量掺加磷渣粉能够让 3D 打印混凝土可以正常打印,还能有不错的力学性能,试件断裂面没有连续的孔隙,这就说明磷渣粉增强的 3D 打印混凝土层间结合部位密度比较大,所以材料能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能。

综合上面这些文献研究结果来看,现在国内外学者大多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、硫铝酸盐水泥和碱激发材料来当作实现 3D 打印过程的基体材料,大多都按照控制变量法来设计试验,去探究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、外加剂种类或者打印参数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,对材料的流变性能、能不能打印、基础力学性能和层间结合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。